采礦權,又稱“礦產使用權”,是指采礦企業(yè)在開采礦產資源的活動中,依據法律規(guī)定對礦產資源所享有的開采、利用、收益和管理的權利。那么采礦權賬務處理流程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采礦權,又稱“礦產使用權”,是指采礦企業(yè)在開采礦產資源的活動中,依據法律規(guī)定對礦產資源所享有的開采、利用、收益和管理的權利。那么采礦權賬務處理流程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1.取得采礦權。
實施“債轉股”的企業(yè),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guī)定,以資源資本化的方式,將采礦權價款作為出資額注入“債轉股”后新公司的,應將批準轉增國家資本金的采礦權價款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賬務處理時,企業(yè)應依據由國土資源和財政部門批復的采礦權評估價款轉增國家資本金的相關文件,借記“無形資產——采礦權——煤礦”科目,貸記“實收資本——國家資本金”科目。企業(yè)通過交納采礦權價款方式取得的采礦權,按照規(guī)定應當交納的采礦權價款,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企業(yè)按照應交納的采礦權價款,借記“無形資產——采礦權——煤礦”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其他應交款——應交采礦權價款——煤礦”科目。
2.繳納價款。
企業(yè)按照與國土資源部門簽署的合同或約定,在以后各期繳納采礦權價款時,應借記“其他應交款——應交采礦權價款——煤礦"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3.分期攤銷價款。
采礦權作為企業(yè)的無形資產,應當在取得當月起,按照其預計受益年限平均分期攤銷,并計入各期損益。依據國土資源部門確定的礦業(yè)權評估規(guī)則,采礦權評估受益年限是根據評估動用可采儲量和實際生產能力計算得出的。采礦權評估項目的服務年限一般不應大于30年。當服務年限超過30年時,可采用分段評估的辦法。只以首期擬動用的儲量為基數評估采礦權價款,即先按前30年計算評估動用可采儲量;當服務年限低于30年時,按實際開采年限計算評估動用可采儲量。因此,企業(yè)根據不同采礦權的實際評估受益年限,分別計算出各期應攤銷的采礦權價款時,應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貸記“無形資產——采礦權——礦"科目。
4.期末計提減值準備。
依據會計穩(wěn)健性原則,在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以后,企業(yè)應當定期或至少于每年末,檢查各項采礦權預計給企業(yè)帶來的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隨著礦產資源采礦權的市場化操作,礦產資源采礦權價格必將隨著價格的波動而波動。例如,隨著國家加大環(huán)保力度等宏觀政策調控的影響;將會直接影響礦產企業(yè)產品的銷量和價格;若礦地質條件隨著井田的不斷開采,發(fā)生了不可預見的變化,將會影響采礦權的價值;若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將影嘲到礦產品的價格在短期內難以回并等等。在會計期末,這都有可能導致企業(yè)所持有的采礦權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
此時企業(yè)計提采礦權減值準備時,應借記“營業(yè)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貸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采礦權——礦”科目。如在以后各期,各種政策影響和市場不利局面等因素已經消除,并且使得原計提減值準備的采礦權價值又得以恢復時,應當在原已計提減值準備的范圍內轉回,此時應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采礦權——煤礦”科目,貸記“營業(yè)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
5.報廢礦井核銷。
如果礦由于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或者發(fā)生不可抗力的自然地質災害等損失,導致礦井提前報廢的,該采礦權已不能給企業(yè)帶來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此時應將其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在賬務處理時,企業(yè)應按該采礦權的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按該項采礦權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采礦權——礦”科目,按采礦權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采礦權——礦”科目。
6.轉讓采礦權。
在實行有償轉讓的制度下,采礦權轉讓將由國土資源部門通過公開組織競拍來確定新的采礦權人。企業(yè)在轉讓采礦權時,首先應向國土資源部門補交所欠繳的剩余采礦權價款部分,并借記“其他應交款——應交采礦權價款——礦”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凡是有償或以國家注入資本金方式取得采礦權的企業(yè),通過公開競拍,應按實際收到的采礦權拍賣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該項采礦權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采礦權——礦”科目,按采礦權的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采礦權——礦”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yè)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科目或借記“營業(yè)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科目。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采礦權賬務處理流程的相關內容,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清楚或不理解的話可以在線咨詢我們的答疑老師,也可以掃描二維碼添加老師的微信獲取相關課程試聽機會。
上一篇:材料采購成本會計賬務處理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