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與會計的區(qū)別及聯系有哪些?審計是由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機構和人員,依據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檢查、評價、公證的一種監(jiān)督活動。審計本質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活動。那么審計與會計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及聯系呢?具體內容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審計與會計的區(qū)別及聯系有哪些?審計是由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機構和人員,依據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檢查、評價、公證的一種監(jiān)督活動。審計本質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活動。那么審計與會計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及聯系呢?具體內容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審計具有兩方面涵義:審計是一種經濟監(jiān)督活動,經濟監(jiān)督是審計的基本職能;審計具有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監(jiān)督的最本質的特征,是區(qū)別于其他經濟監(jiān)督的關鍵所在。審計具有經濟監(jiān)督、經濟鑒定和經濟評價的職能是兩種不同的但又有聯系的社會活動。
1.審計主要是對、和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資料及其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審查和評價。審計需要以會計資料為前提和基礎,離開了財務會計資料,審計工作很難進行。
2.會計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本身是審計監(jiān)督的主要對象。在審計產生之初,審計人員主要從審查會計資料入手,對會計資料中反映的問題進行審查。
1.產生的前提不同
會計是為了加強經濟管理,適應對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產生的;審計是因經濟監(jiān)督的需要,即為了確定經營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經濟責任的需要而產生的。
2.兩者性質不同
會計是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生產經營或管理過程進行反映和監(jiān)督;審計則處于具體的經營管理之外,是經濟監(jiān)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對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查,具有外在性和獨立性。
3.兩者對象不同
會計的對象主要是資金運動過程,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會計資料和其他經濟信息所反映的經濟活動。
4.方法程序不同
(1)會計方法體系由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檢查三部分組成,包括了記賬、算賬、報賬、用賬、查賬等內容,其中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方法,其目的是為管理和決策提供必須的資料和信息。
(2)審計方法體系由規(guī)劃方法、實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組成,而實施方法主要是為了確定審計事項、收集、對照標準評價,提出與決定,使用資料檢查法、實物檢查法、審計調查法、審計分析法、審計抽樣法等,其目的是為了對被審計對象進行全面評價提供證據而采取的必要方法。
5.職能不同
(1)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經濟活動過程的記錄、計算、反映和監(jiān)督;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jiān)督,此外還包括評價和公證。
(2)會計雖說也具有監(jiān)督職能,但這種監(jiān)督是一種自我監(jiān)督行為,主要通過會計檢查來實現,針對會計業(yè)務活動本身,而審計,既包含了檢查,又包括了對計算行為及所有的經濟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分析、檢驗,即含審核稽查計算之意。
(3)會計檢查只是各個單位財會部門的附帶職能,而審計是獨立于財會部分之外的專職監(jiān)督檢查;會計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檢查范圍、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審計的目的在于證實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審計檢查會計資料只是實現審計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手段。
關于審計與會計的區(qū)別及聯系有哪些?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了,希望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您還有什么其他的疑問,請咨詢下方二維碼,或添加老師微信,將會有會計教練的專業(yè)老師為您進行一對一的解答,還有你想要的學習會計實操、稅務實務、會計職稱等方面的學習視頻課程。
上一篇:虛擬貨幣的審計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審計中需要與治理層溝通哪些事項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