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官方答疑老師
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
已解答:166928個問題
回答
- 每月結轉:
- 期末,單位將財政撥款收入的本期發(fā)生額轉入 “本期盈余” 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財政撥款收入
貸:本期盈余
- 將各項費用中財政撥款支出的本期發(fā)生額轉入 “本期盈余” 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本期盈余
貸:業(yè)務活動費用 / 單位管理費用等(財政撥款支出部分)
通過上述結轉,“財政撥款收入” 和相關財政撥款支出的費用類科目在月末無余額,“本期盈余” 科目反映單位本期實現(xiàn)的盈余或虧損。
- 年末結轉:
年末,單位應當將 “本期盈余” 科目余額轉入 “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
如果 “本期盈余” 為貸方余額,會計分錄為:
借:本期盈余
貸:本年盈余分配
如果 “本期盈余” 為借方余額,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盈余分配
貸:本期盈余
之后,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從本年度非財政撥款結余或經(jīng)營結余中提取專用基金的,按照預算會計下計算的提取金額,借記 “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貸記 “專用基金” 科目。然后,將 “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余額轉入 “累計盈余” 科目。
若 “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為貸方余額,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盈余分配
貸:累計盈余
若 “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為借方余額,會計分錄為:
借:累計盈余
貸:本年盈余分配
-
每月結轉:
一般情況下,預算會計中對于財政撥款收支業(yè)務,在月度不進行結轉,而是在年末一次性結轉。但也有單位為了及時了解預算執(zhí)行情況,選擇每月結轉。
- 期末,單位將財政撥款預算收入的本期發(fā)生額轉入 “財政撥款結轉 —— 本年收支結轉” 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財政撥款預算收入
貸:財政撥款結轉 —— 本年收支結轉
- 將各項支出中財政撥款支出的本期發(fā)生額轉入 “財政撥款結轉 —— 本年收支結轉” 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財政撥款結轉 —— 本年收支結轉
貸:行政支出 / 事業(yè)支出等(財政撥款支出部分)
-
年末結轉:
- 完成上述收支結轉后,單位對財政撥款各明細項目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按照有關規(guī)定將符合財政撥款結余性質(zhì)的項目余額轉入財政撥款結余,借記或貸記 “財政撥款結轉 —— 累計結轉” 科目,貸記或借記 “財政撥款結余 —— 結轉轉入” 科目 。
- 年末,單位沖銷有關明細科目余額,將 “財政撥款結轉 —— 本年收支結轉”“財政撥款結轉 —— 年初余額調(diào)整”“財政撥款結轉 —— 歸集調(diào)入”“財政撥款結轉 —— 歸集調(diào)出”“財政撥款結轉 —— 歸集上繳” 等明細科目余額轉入 “財政撥款結轉 —— 累計結轉” 明細科目。
財政撥款收支的結轉處理較為復雜,涉及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個體系,在實際操作中需嚴格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